8月8日,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全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边学边整边改六项专题行动方案》,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边学边整边改六项专题行动。这六项专题行动作为深圳的“自选动作”,是领导小组根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结合前段时间征求意见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确定的,突出“开门整风、贴近群众、领导带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整治内容、时间要求明确,充分体现了深圳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的决心和力度,体现了深圳在加强作风建设上的真招实招。
行动一:公务接待厉行节约行动(公务接待“六严管理”行动)
通过开展这一行动,加强公务人员自律,进一步树立公务人员文明、节俭、廉政、勤政的良好形象。针对一些公务接待中存在着占用时间多、铺张浪费、高消费等现象,对公务接待实施“六严管理”,即严控接待标准,严控接待范围,严控陪同人数,严禁铺张浪费,严禁高档消费,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
行动二:改进领导调研转作风行动(调研“直通车”行动)
通过开展这一行动,树立低调务实、亲民为民的调研之风,做到接地气、听真话、收实效。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存在着走马观花、浮在面上等现象,要求在调研中做到“六要六不”,即领导调研要少听书面汇报,要直接深入企业、社区等一线,要直接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要突出解决问题、推动落实,要坚持轻车简从,要创新调研方式;调研不提前通知,不事先踩点,不预先定调,不搞层层陪同,不搞迎来送往,不挂欢迎标语。
行动三:利用新媒体减少文山会海行动(“新媒体、新政风”行动)
通过开展这一行动,充分利用新媒体便捷高效的特点,有效减少“文山会海”,进一步树立务实高效的文风政风。针对会议多、文件多、耗费时间多等现象,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到“三多三少”,即多采用新媒体、多媒体形式召开会议、研究工作,减少召开传统的工作会、动员会、总结会;多制发电子文件,并通过电子政务内网传递文件,减少纸质文件的印制和传递;多通过互联网、政务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开信息,减少传统的文件公开方式。
行动四:重点窗口单位治理行动(“擦亮窗口”行动)
通过开展这一行动,规范窗口办事行为,重点打击违规违法代理或请托行为,杜绝“正规办事难办成,私下找人搞得掂”等现象。针对一些中介公司或“黑中介”人员与少数窗口工作人员勾结私利以及一些窗口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全面清理中介公司或“黑中介”人员与窗口工作人员勾结牟利行为,进一步规范流程、公开事项、加强管理,并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在窗口单位统一安装服务评价器,把使用情况与个人绩效和政府办事效能评估挂起钩来。
行动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化配套行动(商事登记监管全流程“同步提速”行动)
通过开展这一行动,进一步构建“宽进严管”的商事登记与管理新模式,把工作重点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构建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针对商事登记中事中、事后监管步伐尚未跟上、监管上存在“盲区”、“死角”等问题,要求各相关单位尽快出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并加快构建统一的商事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登记信息系统与政府部门审批和监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行动六:重点民生领域治理行动(“惠民生、暖民心”行动)
通过开展这一行动,针对市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看病难、出行难等问题,出一些实招、狠招,让市民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该行动包括三项具体行动,即食品安全整治行动,针对我市食品安全依然严峻的形势,对大型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冷库、食堂、餐馆、酒店等重点场所,开展大规模集中检查和专项治理,发现问题从严查处,并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管好管牢食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医院就诊提质提效行动,针对一些医院存在的倒卖挂号、就诊流程繁琐、过度治疗、服务态度差,以及“收红包”、“拿回扣”等现象,在市、区所属医院开展一次集中检查和专项治理,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严厉打击过度检查、过度开药、过度治疗,以及“收红包”、“拿回扣”等行为;交通道路整治专项行动,针对道路拥堵、大巴、出租车、泥头车、工程车等车辆违规驾驶、非法营运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严查违反交通法规行为,加大非法营运整治以及禁摩限电工作力度。
《方案》还规定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各专题行动分别确定了牵头市领导和牵头单位,具体负责行动的组织实施。在时间进度上,要求在一周之内必须全面推开,一个月内确保见到成效,三个月内要取得扎实的阶段性成果,并不断巩固提升。